所谓城市金融机构存款:一般包括了住户存款、企业存款、非企业团体存款、财政性存款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。它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存款概念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城市的金融中心的影响力,也能体现出城市的经济活力。
那么我们2024年度我国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,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的余额,都有多大的规模呢?我们来具体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第一梯队:10万亿元+(3个)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末,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万亿元以上的城市有3个,都是著名的金融中心城市。
其一,是北京市(25.19万亿元)
全国6大国有银行,5个总行(工、农、中、建、邮储)位于北京。再加上银行、民生银行、光大银行、华夏银行、北京银行等,实力雄厚的股份制、城商行总行,北京存款余额能够排名全国城市第一位,也是在情理之中的。
其二,是上海市(22万亿元)
上海市是上交所所在地,是一个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城市。就银行总部来说,这里也汇聚了全国第6大的国有银行交通银行,此外还有浦发银行、上海银行、上海农商银行等诸多大型银行总行。
其三,是深圳市(13.57万亿元)
深圳市是深交所所在地,也是一个金融中心城市。深圳市的银行总行也不少,包括全国最大的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,此外,还有平安银行、深中农商银行、微众银行等,整体实力很强。
第二梯队:5万亿元+(6个)
2024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,超过5万元的城市一共有6个。其中,包括1个一线城市,5个新一线的城市。
其中,广州市(9.08万亿元)排名全国第4位,广东的本土银行实力也很强,汇集了包括:广发银行、广州银行、广州农商银行、广东华兴银行等。
其余入围的基本上也都是GDP和人口大户,其中有两个来自西部的城市。包括了杭州市(7.9万亿元)、成都市(6.26万亿元)、南京市(5.69万亿元)、重庆市(5.63万亿元)和苏州市(5.4万亿元)。
第三梯队:3万亿元+(9个)
我们将2024年城市存款余额3万亿—5万亿元的城市,化规划为第三梯队的城市,这一层级的城市一共有9个。
其中,存款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的城市2个,分别是天津市和武汉市。其中,天津市是北方第二经济中心城市,也拥有渤海银行、天津银行、天津农商行、金城银行等本土银行。
存款余额在3-4万亿元的城市7个,它们分别是:西安市(3.68万亿元)、宁波市(3.66万亿元)、郑州市(3.3万亿元)、福州市(3.13万亿元)、长沙市(3.12万亿元)、合肥市(3.08万亿元)和济南市(3.04万亿元)。
第四梯队:3万亿元以下(9个)
2024年度全国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,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在3万亿元以下的城市,一共也是9个。
其中,存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的有:佛山市(2.99万亿元)、佛山市(2.89万亿元)、青岛市(2.86万亿元)、东莞市(2.85万亿元)和南通市(2.19万亿元)。
而存款余额在万亿元以上的还有:常州市、唐山市、烟台市和泉州市。
另附:全国万亿元GDP城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排行榜。
